大學書單(三)/做真正想做的事! 10書給你勇氣

2016-08-09

 

2016-08-04 16:44 聯合新聞網 文/可能性 Probability

現役大學生給大學新鮮人的書單(三):幫助我們勇敢跨出舒適圈

 

 

 

「我想去澳洲打工度假一年,但會不會只是浪費一年時間?」

「我希望能成為米其林大廚,但我真的可以嗎?」

「畢業之後,一定得往外商大企業擠嗎?」

「想嘗試看看不同的活動,但我覺得自己比不上人家……」

跨出舒適圈,指的不僅僅去做那些我們平時不敢做的事情,像是搭訕別人、高空跳傘或是自己一個人出國流浪;跨出舒適圈,指得更是不讓自己內心過度的憂慮、社會的壓力或是傳統框架限制住自己。

青春的時光很寶貴,卻也是人生中時間成本相對低的時候,我們可以儘管去嘗試,挑戰別人不敢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情,即使失敗,只要我們用力去試過,這段經歷就會是成為自我的一部份,並幫助我們在未來更加地勇敢。

 

1.《月亮與六便士》

 

 

 

某台北大學歷史系二年級學生:

本書以讓人很不舒服的感覺,去寫出一個旁觀者,看著一個中年人去追求他的夢想。

主角不顧一切,拋棄他的家庭、對於愛慕者自殺的不理會等等在旁人看來簡直是「瘋了」的舉動,而故事中也穿插了其他人對於此行為會有的當然想法,像是「他只是一時鬼迷心竅」或是其他人勸他老婆的「他是在外面有女人」,否則怎麼會如此堅定地拋下一切?但是他們都錯了,這男人只是要畫畫,並且他不在乎有沒有名、有沒有錢,他只是想要畫畫而已,不顧一切也沒有關係,他在乎的是他自己的夢想,而不是現實社會的標準。而在故事的結尾,作者以襯托的描寫,寫主角確實畫出了非常棒的作品,旁觀者走進主角的家裡,一開始以為他走進了森林,而後才發現那是主角在家裡牆上做的畫。

這本書看完以後,雖然讀來非常地不舒服,卻可以使的我們認真地去思考,究竟我們的夢想是什麼?我們可以為夢想做到什麼?有些時候,我們會將世俗看好的一些職業作為夢想,譬如每年大考後都有許多人都說想要成為醫生救人,再附上感人的家人故事(罹患不治之症)或是曾遭遇沒有良心的醫生,也許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想,那是真正想要的,還是只是我們想要成為世俗眼裡的「成功」而已?

不過,讀完故事以後,我們也可以想想,追求夢想,真的有必要傷害這麼多人嗎?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式?雖然作者諷刺地去描寫其他「正常人」的反應,可是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本身就會受到這個社會的影響,很難跳脫。真正能夠不顧一切地拋下所有的人是少數,因此,想好一個方法去追求夢想,可能會是對於更多數人有利的方式。推薦這本書給大家!也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2.《最後的演講》

 

 

 

可能性小編之一兼台大國企所學生:

這本書感動我的地方,不是因為書中的道理有多實用,而是Randy的真誠,他面對困境的幽默,還有他善良簡樸的價值觀,當他要準備發表一場最後的演講前,他告訴自己這場演講絕對不要把重點放在癌症上,他思考著,他為甚麼獨特呢?

答案是:「無論我有什麼成就,我對各種事物的熱愛其實都源自於我兒時的夢想與目標……以及我在達成大多數夢想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所以演講題目就叫「全力實現兒時夢想」。

(我們這代人,或許是東方教育,又或許是選擇太多,我們不一定擁有很多的兒時夢想,但不管什麼階段的夢想都彌足珍貴,要愛惜它。)

(完整心得:https://goo.gl/92zV3N)

 

3.《初心》

 

 

 

某政大會計系升三年級學生:

他的努力及成就固然令人敬佩,但我覺得更難能可貴的是,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真誠,閱讀時會讓人覺得好像他就站在你旁邊,眼睛炯炯有神且帶著笑容在跟你分享他這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完整心得:https://goo.gl/IVaUPd)

 

 

4.《出走,是為了回家》

 

 

 

台大圖資系三年級學生:

這本書擁有學生與社會立場的衝突感和與之面對的矛盾,因劉安婷所經歷的大學生活是如此貼近每一個我們,也因當我們具備著對教育的熱情,卻被現實環境所逼,期望放棄時,這本書便是勇氣,能夠轉過身重新面對教育現場的勇氣。

 

 

5.《一支鉛筆的承諾》

 

 

 

某高中三年級應屆畢業生:

別問自己世界需要什麼,問問自己什麼事讓你活得充滿活力,然後邁開大步去做它,因為世界需要的正是一個個朝氣蓬勃的人。亞當博朗為了實現自己在旅途中的一個感動,開啟了Pencils of Promise的計畫、放棄了高薪工作,一心一意投入非營利組織的活動。在書中,他分享了他的人生觀、創辦的艱辛以及堅持,並用30句箴言作為開頭,闡述他的生活經驗以及感悟。 看完書的當下充滿感動以及力量。缺乏動力或者正在追尋夢想的人讀完之後必定能夠獲得滿滿的收穫。

 

 

6.《我睡了81個人的沙發》

 

 

 

某逢甲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學生:

雖然書名叫做我睡了81個人的沙發,感覺很像遊記,但是從第一章開始,作者就對於普遍台灣人「標準」的人生規劃提出很大的質疑。我會推薦這本書的理由是因為本書的作者求學時跟大部分的台灣學生差不多,都是拚命的考試,上一個好大學,為的是未來可以找一份好工作,這之中充滿著壓力,但是真正做自己喜歡的事的人到底又有多少?內文分享了他在歐洲沙發衝浪遇到各式各樣人事物後,得到的啟發,也因為他是位攝影師,喜歡觀察,因此對事情的見解也很獨到。希望可以推薦本書給大學新鮮人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

 

 

7.《龍馬行》

 

 

 

可能性小編之一兼政大休學生:

阪本龍馬是生活在日本黑船事件(被美軍攻打、開港通商)前後的傳奇人物,在那段幕府權力開始崩解,各方勢力風起雲湧的時代,他看到更遙遠的未來,因而提出了著名的「船中八策」,而這個船中八策大大地影響了日後明治維新的施政主張,可以說是奠定日本成為現代國家的重要功臣。

但阪本龍馬之於後人的影響,不僅僅在於他對當時政治局勢帶來的直接影響,更在於他的思想和作為,大為後人所敬佩;阪本龍馬是如何在動盪、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保持開闊的心胸,接受不同的想法,並且堅信自己的理念,以實際行動去創造自己所期待的未來,而我們又該如何在這瞬息萬變、充滿生機也充滿危機的時代,秉持著龍馬的精神,去開創屬於我們自己的可能性,這一套書,提供了我們非常棒的借鏡素材!

 

 

8.《哈佛商學院教我的成功關鍵》

 

 

 

可能性小編之一兼政大休學生:

這不是一本雞湯書,也不是一本成功學(書名有點偏頗了),但我們確實可以從哈佛商學院的高壓環境中去思考:「我們是不是過得太舒服了?」或許有人說,讀國外 MBA 只是拿文憑、結交人脈,實際上沒有什麼用,但在鐘子偉筆下的親身經歷中,我們看見的是,哈佛商學院透過不停歇地挑戰,讓他們的學生隨時都能面對嚴峻的挑戰,隨時都能冷靜而有邏輯地去分析現況,並做出最好的決策。

你不一定要對出國念書、MBA 有興趣才能看這本書,但我非常推薦你藉由哈佛 MBA 的鍛鍊模式來思考:「我如果想要逼迫自己成長,是不是也可以像這樣為自己持續尋覓挑戰?」當然,我們不一定要那麼極端地,連一點休息時間都不給自己,但意識到「有一群非常有才華的人,時時刻刻都如此地努力著。」或許就會讓自己在過度懈怠時,懸崖勒馬、要求自己開始走回正軌。

 

 

9.《我比別人更認真》

 

 

 

可能性小編之一兼台大國企所學生:

卓越者透過大量的「刻意練習」,他們將自己領域的知識博通,能夠在任何事發生之前就能夠系統化整個事件,預言或推演出接下來會發生的情況,因此他們有更充裕的時間反應,思考,他們能從表現背後,將其剖析,看出背後更多的訊息。

聽出重點了嗎?因為他們能夠理解這個領域的「攸關性」,並將其結構化,不斷的「優化」整合,了解整個領域的「脈絡」,這因此他們能夠快速有效的理解大量的資訊,而這些則都是訓練和練習的結果。

「如果你立志成為你那行的高手,務必記錄重要統計資料和趨勢。 例如你要研究這一行的歷史,閱讀資料,並訪談組織內外能提供新觀點的人。」

並且建立一個心智模型,讓新資訊不再只是零碎單一的資料,而是一幅有意義的龐大圖像的一部份。新手看到新資料,看到的是一個資訊,老手則是看到一個故事。

(完整心得:https://goo.gl/mGqxxZ)

 

 

10.《獨行在邊境》

 

 

 

 

某師大社會教育學系三年級學生:

作者是政大新聞系畢業的學生,在主流媒體工作後決定出走,到世界其他地方去做真實追蹤報導,成為跨國自由記者。這本書的文字很真摯,又能帶領讀者貼近當地的真實生活,希望可以提醒即將進入大學的學弟妹不要害怕脫離舒適圈,也不要和外界脫軌,許多國家的狀況和台灣都是很接近的,從那些地方那些事可以給我們一些警惕或是學習。作者的FB廖芸婕也可以追蹤,他會時常發國際時事評論和採訪報導。

Copyright © 2012 友欣數位學苑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0800-711-988 E-MAIL: service@easy100.com.tw